天津友發鍍鋅管廠:23年由小到大 一個“讓不可能成為可能”的故事
“今后十年,友發集團奮斗目標是‘由千萬噸邁向千億元,做全球管業第一雄獅’。”早在2020年年初,總部位于靜海區大邱莊鎮的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確定了新的十年發展戰略目標。目前,集團正加速布局產業鏈上的高端市場。
“這個目標不是簡單的規模增長,而是要使企業實現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集團董事長李茂津說,現在友發全集團導入精益管理,并努力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爭取中國第一條“無人鋼管生產線”在友發誕生。
一家從年產不到萬噸的小焊管廠起家的制造企業,憑什么能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夢想還是要有的,一切不要說不可能。”這句凝結了友發精神的話是最好的答案。
2000年,李茂津創業建廠。工廠創立第一個月,雖然只生產了600多噸鋼管,但也實現了盈利。當年,李茂津去唐山一家民營鋼管廠學習,發現對方的機組配置與自己工廠的一樣,可月產鋼管卻是自己工廠的十幾倍?;貋砗?,李茂津就提出月產量要實現9000噸的目標。當時大家都震驚了,連說不可能。
隨后幾年,經過全廠上下一系列技術創新、設備改造、理順供銷渠道,產銷紀錄開始被不斷刷新,到2003年年底真的實現了月產量9000噸,到2007年月產量更是突破了14000噸。
“世上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正是帶著這樣的“基因”,友發在鋼管制造領域持續定義著“不可能”這個詞。
20年前,友發提出立志勇爭第一、確保前三,很多人認為不可能,但友發在2006年就實現了,至今已經連續17年保持全國產銷量第一。
11年前,友發提出要在全國布局,鋼管產銷量突破千萬噸,還是很多人不相信。2015年12月8日,友發鋼管年產銷規模首次突破一千萬噸,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千萬噸級焊接鋼管制造企業”。
10年前,友發決定整體上市,依然很多人懷疑。2020年,友發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友發集團產銷量超過2079萬噸,22年的時間增長了1793倍。
“友發的23年,就是在一次次看起來不可能的過程中奮力拼搏。”李茂津說。
李茂津自幼喜愛下棋,象棋、軍棋、圍棋、跳棋無所不通。下棋人,不怕丟子,就怕輸局。
創業之初,面對競爭激烈的鋼管市場,摩拳擦掌的創業團隊一時似乎找不到什么優勢能在競爭中突圍。此時此刻,李茂津認準一點:產品就是人品!一定要提升產品質量,用品質做基礎,打造品牌!
為了贏得市場,李茂津瞄準質量問題,接連發起四次“質量革命”,一舉打開了市場的大門。
第一次,嚴格執行鋼管的國家標準,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取消補焊管和接頭管,并公開承諾“發現一根賠兩根”。冒著“生產全面癱瘓”的巨大風險,用品質闖出了一片天地。
第二次,制定并推行了高于國家標準的產品質量企業內部標準,不惜一切代價讓友發鋼管質量一躍成為國內同行業一流水平。
第三次,為確保熱鍍鋅鋼管品質,推出了“萬無一失”的質量目標。在之后幾年中,友發鋼管鍍鋅次品率由起初的1/640下降到2008年的1/46000。
第四次,挑戰極限,公開作出“次一賠十”的承諾,并直接把鋼管次品率指標明確到低于十萬分之一。
一套組合拳,使友發牌鋼管在全國市場聲名鵲起。如今友發集團已經形成天津、河北唐山、河北邯鄲、陜西韓城、江蘇溧陽、遼寧葫蘆島六個生產基地,擁有各類鋼管生產線279條。產品直銷點遍布全國,并遠銷五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友發集團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截止到2022年年底,擁有授權專利161項(發明13項),實用新型148項。產品被使用在三峽工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奧運會場館、上海世博會展館等多項國家重點工程。
李茂津對記者說:“友發的企業精神就是‘律己利他,合作進取’。所謂‘利他’就是‘利己先利人’。”
23年來,友發集團由小到大,不僅見證了民營企業家的風采,更體現了中國制造的自信。
如今,在世界鋼管行業領跑的友發人,依然在發展的賽道上快速奔跑。李茂津說:“企業的發展全靠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新時代、新征程,友發人將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為實現我國產業升級、促進天津制造業立市貢獻力量。”